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给理想多一点时间和等待

陈雨露校长以说故事的方式给全体毕业生上了最后一课,他送给毕业生们“感恩”、“理想”、“担当”六字,,告诫学生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给他人多一份尊重和关怀”、“坚守青春的理想,给理想多一点时间和等待”、“迎接命运的挑战,让自己多一份责任和担当”。

第一,常怀感恩之心,给他人多一份尊重和关怀。

在上周五的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有一位博士生同学发言时说,“特别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一辈子没有读过太多书,过去在农村,后来进城了又经历下岗,但他们省吃俭用一路支持自己读书22年。今天他们走到世纪馆门口,说自己土里土气的是不是不要进去了。”这位同学请全体同学为他的父母鼓一次掌,在场的师生看着两位老人缓缓站起,对他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位同学对他的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看,这就是明亮的世纪馆,这就是我的学校!这就是我成为博士的地方,这就是我另外一个永远的家!”同学们,成千上万的父母用他们的质朴、勤劳和善良把你们送到这里,一直守望你们成长,陪伴你们前行,不要辜负他们。我们同样不能辜负的,还有老师、同学和每一位关心、陪伴过自己的人。同学们今天要从学校毕业,我希望大家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你们的父母、老师和坐在身旁的同学,感恩我们共同的母校,是这所学校让我们成长、进步,是这所学校让我们结缘、结伴,是这所学校让我们拥有了永远的精神家园。

第二,坚守青春的理想,给理想多一点时间和等待。

一个月前,我和各位校领导、教师代表参加百岁高寿的袁宝华老校长系列著作出版座谈会,86岁的朱镕基总理亲自把坐在轮椅上的袁宝华老校长推进会场,并满怀深情地回忆说,“60多年前,宝华同志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一位大国总理,对自己的老领导、老同事给予的这份尊重让所有在座的人为之动容。镕基同志所说的启蒙,就是指宝华老校长历经一个世纪的历史流变,一以贯之对报国理想的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烈情感。忠于理想,对自己所献身的党的事业忠贞不渝,让宝华同志在变幻的社会运动和艰苦曲折的人生经历中始终牢牢把握住了人生的方向。这也告诉我们,坚持住理想,你就获得无限力量。理想,可以让我们在别人向命运弯腰时,挺住脊梁;在别人向生活低头时,守住本心。以勇敢、无畏、忍耐和坚毅,多给理想一份坚守,就终将收获人生的硕果。

第三,迎接命运的挑战,让自己多一份责任和担当。

1984年,人大师生十人团到河北正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与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全天座谈。据当年参与活动的82级校友任锦芳同学回忆,近平同志和他们聊了很久,有一段话她印象极为深刻。近平同志说,“干工作都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尤其是现在这样改革的年头,要取得成绩,不可能太太平平的,不可能轻而易举、唾手可得,必须有敢于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该豁出去的时候不能犹豫。”当时的习近平同志还只是一个30出头的青年,但他表现出的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的精神让参加座谈的同学们印象十分深刻。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大德,一种崇高精神境界,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也是所有人大人最应当追求的高贵品质。

梦想火种不灭,人大精神永生。在追求民族之梦和个人理想的旅程中,母校与大家同在!祝愿同学们前程锦绣、梦圆人生!